
日前,富禾生醫(7773)宣布其開發的免疫輪廓導向鼻咽癌診斷技術,已取得臺灣、日本發明專利(台灣發明字號:I890152、日本發明字號:7696971)。該技術可大幅提高鼻咽癌患者早期診斷的準確度,以達到及早治療、提升治療成效的目的。
富禾生醫表示,除了作為疾病診斷的輔助工具,其人工智慧(AI)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專利平台,亦可依個人免疫細胞狀態提供合適的免疫療法建議,協助醫師進行更完善精準的診斷及個人化醫療。
富禾生醫董事長趙毅表示,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指出,台灣每年約有1400多人罹患鼻咽癌,死亡率將近五成,其中的關鍵是因為鼻咽癌的早期診斷挑戰性很高。由於鼻咽的構造複雜、影像檢查存在盲區,加上初期症狀表現高度多樣化,導致影像學與活檢技術經常難以及時偵測早期病變。
趙毅進一步說明,目前臨床上常用的EB病毒抗體與cDNA檢測,在靈敏度與特異性上有限,只適合作為輔助診斷的方法之一。多數鼻咽癌患者在疾病進展至晚期後才獲得確診,將會嚴重影響治療成效與預後表現。
針對這項未滿足醫療需求,富禾生醫開發出「免疫輪廓導向的全新診斷技術」,這項創新技術是一款高通量、客觀且可定量分析免疫細胞變化的診斷輔助工具,只需要少量周邊血樣本就可以進行分析。
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表示,這項技術結合多重螢光染色流式細胞術與AI機器學習演算法,全面搜索出癌症患者與健康人之間免疫細胞族群比例的差異,並建立疾病專屬的免疫指標。
其中,多重螢光染色流式細胞術涵蓋4種關鍵染色套組,包含:T細胞、B細胞、NK細胞、調節細胞、單核球與樹突細胞等,共計超過30種的標記分子,再透過AI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分析。
實證結果顯示,此預測模型的AUC達到0.98、靈敏度高達100%、特異性達90%,證實其為高準確率的診斷輔助工具。
李建謀表示,富禾生醫正持續開發免疫輪廓導向診斷技術的可能性,預計拓展運用至乳癌、肝癌、結腸癌、直腸癌等其他實體腫瘤的早期偵測與風險分層,也將其應用在紅斑性狼瘡、多發性硬化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評估、癒後情形預測及療效追蹤…等用途;於此同時,富禾生醫也將與醫療資訊系統整合,投入AI診斷系統開發,期望創造出全自動化免疫輪廓診斷工具。
此外,富禾生醫的創新染色套組,亦規劃開發成標準化臨床檢驗試劑產品,未來可提供臨床實驗室或免疫分析中心作為標準檢測工具,為病患打造更快速、更精準的個人化醫療服務。
(責任編輯 / 吳培安)
文章來源 : 環球生技官網